德經〇二 守一无與:
昔①之得一②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③得一以霝(líng)④,浴(gǔ)⑤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爲正⑥。
其致之也⑦?『謂』⑧天毋⑨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霝,將恐歇⑩;『謂』浴毋已盈,將恐渴(jié)⑪;『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欮(jué)⑫。
故必⑬貴『而』以賤爲本,必高矣『而』以下爲基。
『夫』⑭是以侯王自謂⑮孤、寡、不𥞤(gǔ)⑯。此其賤之本與(yú)⑰?非也?故致數與(yǔ)无與⑱。是故不欲祿(lù)祿⑲若玉,硌(luò)硌⑳若石。
经文释义:
过往事物创生的时候都从世界中获得了它的本性:天得到通透的本性而清明,地得到浑厚的本性而安宁,神人得到虔诚纯澈的本性而灵验,河谷得到空虚低洼的本性而充盈,侯王得到公正无私的本性而能匡正天下。
难道就是这样导致的吗?按说天不要以为已经清明就自认高贵,否则恐怕就会崩裂;按说地不要以为已经安宁就自认娇贵,否则恐怕就会塌陷;按说神人不要以为已经灵验就狂妄自大,否则恐怕就会因此而不再灵验;按说河谷不要以为已经充盈就抬高自己的地位,否则恐怕就会干涸;按说侯王不要以为已处于至尊至贵的地位就自高自大,否则恐怕就会导致国家运行不顺畅而倾覆。
因此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必然是尊贵的需要依赖于低贱的作为其根本,要行持于这样的状态必然是已经崇高啦仍然需要以卑下的作为其基础。
所以啊侯王称呼自己为“孤”、“寡”、“不𥞤”等天下人厌恶的名称。这难道不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低贱卑微的百姓才是自己的根本吗?不是吗?所以能够获得至高的荣誉和大家的追随的人反而不会在意小我的名利得失把自我的所得给予回馈给大家而保持在平实质朴无华的状态。因此我们大家都不要一味去追求所谓的福气福运因其就如是去期望成为仅有华美晶莹的外表华而不实的宝玉,而要去成为真正能发挥其功用和价值的硌硌坚硬质朴无华的石头。
字词注释:
①昔: 过往、初始。指事物创生的时候。↩
②一: 事物的本性。也就是事物从世界中出生获得的最初的方向、性质及最初始的动力。这一初始的本性是一个相对完整统一的整体,他包含了事物的核心信息,是事物后续发展的基础。后面的“天”、“地”、“神”、“浴”、“侯王”都属于万物的具体种类。更早的帛书甲乙本、汉竹简本、严遵本都没有直接把“万物”的总称和其他具体种类的事物并列,而其他版本都把“万物”与其他具体种类的事物并列,显然从语言的严谨上来说相对原本是一种倒退。↩
③神: 由表示祭台的“示”和表示雷电的“申”组成。可见最初的意思为通过祭祀来祈求雷电雨露。后泛指对天地自然等有超乎常人的觉知和感应。此处指拥有此种超乎常人的觉知和感应的能力的人。↩
④霝(líng): 灵验。上面一个雨下面三个并排的口。最初的本意为雨水降落,也就代表求雨成功。后泛指各种祭祀祈求获得成功。除帛书甲乙本之外其他版本使用“靈”,下面多了一个“巫”字,可见古时人们对于与天地及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感应等祭祀等活动的重视与崇拜及对文字演变的影响。↩
⑤浴(gǔ): 泉出通川为谷。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帛书甲乙本用“浴”,应为此意的古字,因字型更会意的表达出山水相间的意思。其他版本均使用“谷”。↩
⑥正: 无分别心的对待世界万物,公平公正没有私心。王弼本、傅奕古本和黄元吉本使用“貞”,本义为坚贞、有操守,却通常解释为首领。仅从这一字就可以看出老子的取天下和我们普遍理解的取天下是完全不同的。老子的取天下是胸怀天下,以身为天下,化育天下,而天下归心;并不是形式上成为众人的首领。↩
⑦其致之也: 其:岂、难道,表诘问。致:导致。也:与疑问、反诘、祈使等词连用,表示相应的语气。其致之也:难道就是这样导致的吗?↩
⑧謂: 按说。原意:说、认为。此处配合前面的的诘问“其致之也?”译为按说表示推理更为合适。帛书甲乙本均使用“胃”。
⑨毋: 不可,不要。通行本通常都被修改为:“无”、“不”,“勿”。相对于“毋”,“无”、“不”,“勿”的语气和程度都有所减弱。↩
⑩歇: 中断、停止。此处即不再灵验。↩
⑪渴(jié): “竭”的古字,干涸、枯竭。古字更为形象和贴近本意。除帛书甲乙本及汉竹简本这三个古本以外其他版本都使用“竭”。↩
⑫欮(jué): 气逆、气不顺而休克,引申为国家运行不顺畅产生动乱而倾覆。除帛书甲乙本之外其他版本用字不一,但“厥”、“蹶”、“蹷”基本都有导致动乱倾覆之意。↩
⑬必: 必然、必定。强调贵与贱、高与下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实就是在强调“一”与“道”,事物与其环境之间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联系。除帛书甲乙本及汉竹简本这三个古本以外其他版本没有这个字。↩
⑭夫: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除帛书甲乙本之外其他版本没有这个字。
⑮自謂: 称呼自己。也有写作“自称”。↩
⑯孤、寡、不𥞤(gǔ): 孤:孤独无助的人。寡:失去依靠寡居之人。不𥞤:凶恶不善的人。以上孤、寡、不𥞤都是贱称,为常人所厌恶。↩
⑰與(yú): 句末语气助词,同“欤”,表感叹、反诘、疑问语气。其他版本用字不一:“邪”、“耶”、“歟”、“也”。↩
⑱致數與(yǔ)无與: 致:招引、获得。數:比较起来最突出。與:施予、给予。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体现为荣誉和获得他人的追随。致數與无與:能够获得至高的荣誉和大家的追随的人反而不会在意自我的名利得失把自我的所得给予回馈给大家而保持在平实质朴无华的状态。也可说就是“上德不德”在人类社会的角度的一种具体呈现。↩
⑲祿(lù)祿: 福气、福运。此处意指世人追求的所谓福气福运与美玉的外表一般虚有其表华而不实。其他版本用“琭琭”、“碌碌”类同。↩
⑳硌(luò)硌: 坚硬粗劣,形容石块的坚实质朴。↩
勘校來源: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乙〉以寧,神得一以霝(líng),浴(gǔ)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王得一}〈乙〉『而』〈乙〉以爲正。
其致之也?『謂【胃】〈龍〉』〈王〉天毋已清,將恐{裂}〈王〉;『謂【胃】〈龍〉』〈乙〉地毋{已寧}〈乙〉,將恐{發}〈乙〉;『謂【胃】〈龍〉』〈乙〉神毋已霝,將恐歇;『謂【胃】〈龍〉』〈乙〉浴毋已盈,將恐渴(jié);[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王〉『謂【胃】〈龍〉』〈乙〉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欮(jué)}〈乙〉。
故必貴『而』〈乙〉以賤爲本,必高矣『而』〈簡〉以下爲基。
『夫』〈王〉是以侯王自謂【胃】〈王〉孤、寡、不𥞤(gǔ)。此其賤{之本}〈乙〉與(yú)?非{也}〈乙〉?故致數與(yǔ)无與。是故不欲{祿祿}〈乙〉若玉,硌(luò)硌{若石}〈乙〉。
版本賞析:
帛書甲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囗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囗囗囗而以爲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將恐囗胃地毋囗囗將恐囗胃神毋已霝將恐歇胃浴毋已盈將恐渴胃侯王毋已貴囗囗囗囗囗故必貴而以賤爲本必高矣而以下爲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囗孤寡不𥞤此亓賤囗囗與非囗故致數與无與是故不欲囗囗若玉硌﹦囗囗
帛書乙本: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盈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亓至也胃天毋已清將恐蓮地毋已寧將恐發神毋囗囗囗恐歇谷毋已囗將渴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欮故必貴以賤爲本必高矣而以下爲基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𥞤此亓賤之本與非也故至數輿无輿是故不欲祿﹦若玉硌﹦若石
王弼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靈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漢竹簡本:昔得一者天得一以精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爲正其致之也天毋已精將恐死地毋已寧將恐發神毋已靈將恐歇谷毋已盈將恐渴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厥是故必貴以賤爲本必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賤之本邪非也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祿﹦如玉囗囗囗囗
嚴遵本:《得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侯王無以爲正而貴高將恐蹷。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侯王自謂孤、寡、不穀,唯斯以賤爲本與!非耶?故造輿於無輿。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2)
河上公本:《法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蹷。故〔必〕貴以賤爲本,〔必〕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轂。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故致數輿〔車〕無輿〔車〕。不欲琭琭如玉,珞〔落〕珞〔落〕如石。
傅奕古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王侯無以爲貞而貴高將恐蹷。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王侯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爲本也,非歟?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碌碌若玉,落落若石。
黃元吉本:《以賤爲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爲本也,非乎?故致數車無車,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禅机破镜
農夫圈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奠道堇行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