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不忘·祭祀不絕
我們真的對得起老子他老人家嗎?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
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
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爲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才能夠說:
“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經歷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爲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是生,身体失去生命的体徵回归到这个世界就是死。只有死亡才能真正检验一个人最终的意义所在。因爲一个人从这个世界获得了什麽到他死的那一刻已经失去了意义,唯一有意义的是他爲这个世界创造了什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麽,而且这也仅仅只能是在人类的文化价值体系之内。超出人类文化价值体系之外,回归到纯粹的物质世界,一个人的生死对于世界而言什麽也带不来且什麽也带不走,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出生入死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人不也可以长生不死吗?也许有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因爲人生短暂,总有人会寄希望于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或者修炼获得长生,可是老子却清楚的说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老子对以上这种寄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或修炼获得长生的方式是不认同的,他反而认爲这种方式只会让人更早死亡。老子都已经这样说了,可是偏偏还是有人想要通过修炼《道德经》获得长生,这不是和老子的教诲背道而驰吗?把老子尊爲“道德天尊”顶礼膜拜,却对他所说的话完全不予理会,这到底是真的对他的尊重,还是仅仅把他当作达成自己目的的工具呢?
当然文字的表达的确都是有侷限的,相同的文字,在不同的人眼中意思就会不一样,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段话本来就并非是我所理解的这个意思。更有甚者会觉得三个十分之三总共是十分之九,最后还有十分之一是属于所有情况之外的,因而这十分之一是处于超脱于生死之外的。历史上掉这坑裡的所谓的“大家”应该也不在少数。由此看来在个体的私欲面前,所谓的经文圣典又何足挂齿呢?不过按照这样的理解老子一定是这超脱于生死之外的啦,这样他看著一群自私自利的人藉著他的名头仅仅爲了自我个体的所谓长寿得道成仙而不断进行著所谓的修炼岂不是要吐血而亡?他所说的“少私寡欲”难道都是白讲的吗?他本来讲的是关爱利益衆生万事万物的“道”,然而却被人理解成了谋取个人私利的“术”。这样真的合适吗?这样真的对得起老子他老人家吗?
一个人如果不能爲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创造并带来价值,就算他活得再久,甚或是能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成佛上天入地又能有什麽意义呢?我想《老子》这短短的五千多个字才是老子爲我们全人类创造并留给我们的最大的财富和价值。虽然仅有五千多个字而已,但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带著审视的目光去仔细认知和辨析,以把握其真正的内涵然后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这样才是对他本人及他所留给我们的文字的最大的尊重。只要我们有了以上正信的视角和态度,我们就能从琳琅满目鱼龙混杂的各种版本中找到老子真正的本意和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因爲老子一定是在教我们每一个人怎样和这个世界更好的相处以能更好的实现我们本自拥有的能力和价值而最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好。我想这就是老子对我们的大爱。并且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所有的认知和作爲合于这个世界的真实,因爲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彼此交融的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自我的世界之中。如果不是我想它也很难担当得起“万经之王”的称号啦。
也有很多人把《道德经》甚至是《老子》解读爲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具体的“术”,诸如治世、权谋、军事、管理、哲学甚至是经商、丹道、修炼、养生等的具体方式方法。这也并不奇怪,因爲我们最终也只能并且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方式方法才能和周围的环境及万事万物发生联繫。我们每个人的视角都是有限和不完整的,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和理解的都是具体的现象或规律,包括老子他讲的核心固然是“道”,也仍然需要借助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而得以描述。我们要真正明白老子在讲什麽,我们就需要透过老子所讲的现象和事物而去把握其背后的“大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他讲的具体现象和事物的层面。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老子分享给我们的智慧从而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去,而不是成爲一层不变的教条。正是因爲历史以来从各个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去理解和解释《道德经》的比比皆是,致使留下的相关版本、论述、注释繁多而複杂。光是相关的著述书籍,元代就号称已有三千馀家,到得近现代只能以万计。
如何才能从如此多的版本和文字中,去僞存真而最终能超越于其表面的文字意象把老子的真意提炼出来,这是我们最初始的工作,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命题。我并不认同于通常世俗所谓的“大道”是不可描述的,大道就是在揭示世界的真相,可以说老子全篇都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爲我们描述“大道”。但它不等同于世界本身,真实的世界是由所有的衆生万事万物所组成的,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这样世界才能变得更好。更不认同于所谓的秘传祕法,所有的秘传祕法都只是人类狭隘视角和自私自利的一种体现,都只能是“术”,都不合于“道”。因此所有我的总结和分享都可以在"老子五千言"(www.lz5000.com)这个网站上公开获取得到,所有纸制的分享内容也一定是以成本价发行。《老子章释|自由民主,大爱弗居》是我将要发行的第一本书,这是我对所有读者的一个承诺,也是我的初心,永远如一。这最初第一步是艰钜的,但很高兴的是我终于迈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这第一本书也算是对我研究《老子》和《道德经》三年多的一个总结。只有第一步走好了走稳了,后面的路才能顺畅,我是把它当作工作在做的,也将是我后面一生的事业。
感谢大家聆听我的分享,希望我的抛砖引玉能够吸引到更多同样有志于此的朋友加入,但这份工作一定不会是轻鬆的,并且是需要完全发自自己的内心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抱有爲此事业奉献的精神,这样才能扛得住各种外在和环境的压力,因爲文化的演变是波折和长久的。首先我们要面对一些世俗的眼光对我们的不理解但这一部分人随著他们对我们真实内容的了解之后是会接受的甚至会加入进来,再者我们要面对那些从事于玄学和神秘学特别是顽固的想要通过这些谋取利益的人的非议或记恨。但我想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自身能不能坚持,心魔才是最大的魔,因此老子才说“自胜者强”。但我相信一旦你真正get到了这种精神,是睡著都会笑醒的,就像我一般从早忙到晚都不觉得辛苦。我们这最初始的第一步走好了,才能避免更多的人埋头于各种鱼龙混杂的版本和文字之中。因爲知识如果不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是对我们每个人真正过好自己的生活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服务于世界的发展而言是没有用处的,所以最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立足于我们自身去做好每一件我们真实遇到的小事,而不是去追求一个所谓的全知全能的真理或状态,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积极快乐的活在当下。
从整体的视角来看,帛书本《老子》比通行本《道德经》在视角上更爲开放统一,前后文字矛盾更少,因此应该更接近于老子的原貌。但从具体的文字上来看帛书《老子》甲乙本都仍然不可能是老子的原版,仅仅是《老子》的抄本,因爲首先甲乙相互之间就有很多差异,并且单个版本的前后文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帛书甲本对应通行本德经第二十章原文有“我无爲也,而民自化”,但对应通行本道经第三十七章却是“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𢡺”,前者“自化”的“化”和后者“自𢡺”的“𢡺”就应该是一个意思,爲受环境影响而改变的意思,如果从细微处辨别的话,民更应该爲“自𢡺”而万物可以是“自化”,而帛书甲本却刚好相反。鑑于“万物皆有灵,也就是万物皆有其内在的属性和能力”的角度而言,我最终把两者都校订爲“自𢡺”。再比如帛书甲本对应通行本道经第八章前面有“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后面又有“夫唯不静故无尤”,这前后显然是矛盾的,这前后的两个“静”字应该是有问题的。后面的“静”可以依据校对本道经第二十三章(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二章)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校对爲“争”应该基本没有异议。前面的“静”我依据帛书对应通行本德经第二十四章“牝恆以靓胜牡”校对爲“靓”,意思爲与外在的环境和谐共处,也就是合于道。以上仅是帛书甲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处前后及上下文有矛盾的地方,其他文字有误的地方应该不下三十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帛书乙本相比帛书甲本改动的地方就更多。详细内容见本书主体每一章的勘校来源部分。
以下我将通过对比帛书本《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的差异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这两者之间的核心视角的差异。
首先从文化传承和认识世界的视角而言帛书本《老子》的视角现实、正视当下、积极。而通行本《道德经》守旧、崇古、消极。世界上的衆生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我们肯定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的应对世界的各种变化和问题的,所有的前人传授的经验也同样不能当作教条,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运用并继承和发展。帛书甲本《老子》对应通行本德经第五章有“故人囗囗教,夕议而教人”,乙本此段完全缺失,虽然甲本前一句中间残缺两字但可以依据通行本校对,但核心的后一句就是在告诉我们知识不是教条要消化吸收然后再教授给他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照本宣科。而几个《道德经》包括汉楚简本《德道经》这一段基本都是“人之所教,我亦教之”,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别人教什麽,我就教什麽完全照搬,没有创新和发展,这是一种封闭性的视角。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有两个原因:其一神圣化前人的智慧,其二守旧崇古。我们再来看帛书甲乙本《老子》对应通行本道经第十四章有“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也是在说正视当下面对当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几个《道德经》包括汉楚简本《德道经》这一段基本都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崇古守旧可说是力透纸背清晰可见啦。既然是如此崇古守旧,其消极悲观的态度就会是显而易见的。帛书甲本《老子》对应校对本道经第二十二章(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二十四章)和对应通行本道经第三十一章都同时出现“故有欲者弗居”,帛书乙本除第二处文字缺失外相同位置和甲本相同也是“故有欲者弗居”,汉楚简本《德道经》也同爲“故有欲者弗居”,但是几个《道德经》都变成了“故有道者不处”。从内容上来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章分别在讲一个人或组织自身内在能力和外在表现的平衡及事物和外在其他事物之间的关係和平衡,如果如《道德经》解读爲“有道者”的话就是直接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可以了,也可以说直接消极的“躺平”就可以了,而没有提升自身内在能力和使自己的价值在外在的环境中更多的呈现从而事实上驱动平衡的不断发展的意境。大白话就是任何的希望获得长远平衡发展的人和事物应该真正关注的是自身内在能力的提高和外在价值的自然呈现,这显然是有积极的内在动力驱动的,而不是消极的接受平衡,并且也符合老子原本对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模型的概括。综上而言可以看出《老子》和《道德经》在文化传承和认知视角上的差异。可以说老子本来在批判他那个时代背景下守旧、崇古、消极的保守风气,可是后来又被世俗的文化所吞併,可悲可叹!!!
在无知落后的古代,特别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初期,弱小的人类面对强大的自然环境有很多未知、疑问和恐惧这个是必然的。因此主体世俗文化中保守封闭的视角和元素的存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而对一些在当时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或事物进行神秘化宗教化也是顺理成章的。老子的思想超越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是可以肯定的,因此不能被当时大部分的人所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爲了世俗的个体的眼前的利益而篡改经典以适应世俗的文化我觉得是不可接受的。以至于后期部分真正有见地的思想家误解老子,佛道同观,批判老子,都是因爲他们没有见到真正的《老子》。有代表性的古代有韩愈,近现代有钱钟书,这儿就不一一展开,有兴趣的可以自查。前面我和大家分享了在文化传承和认知世界的视角方面《老子》和《道德经》的差异,下面我会从面对未知世界的态度这一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差异。从帛书本《老子》的字裡行间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子是反对神秘化,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反对把人的精神属性过于放大或把所谓世界的本源神秘化,甚至所谓的守静归虚就能体悟到所谓世界的本源或大道之类的说法的。这一点也是我从研究《道德经》进而到研究《老子》而最终能够跳出所谓的玄之又玄的状态的根本触动点。老子不神化生命“出生入死”是老子对生命的态度,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他才能真正觉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死而不忘者寿”就是老子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最终总结。一个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麽爲这个世界留下了什麽就是他的意义所在。《老子》这五千多个字就是老子他老人家留给后人最大的智慧,可惜连这一句话在《道德经》中都被改成了“死而不亡者寿”,且汉楚简本《德道经》就已经是如此,而一般的解释也变成了所谓“身虽死而‘道’仍存在”,那寿呢?死了就成“道”啦?这是彻彻底底的在辱没老子和他留给我们的智慧,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这样的歪曲老子实是可恨至极。如果是被蒙蔽在鼓裡还稍稍可以接受,但其可怜可悲之处难道不正是出于其自身对某些神秘境界的欲望所致吗?更可恨的是那些利用别人的无知而谋取自身所谓的利益的,但他们的所谓利益也终将是一场空,呜呼哀哉!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对所谓世界的本源的探究上。老子的文字朴实无华:“无名,万物之始”,不可能被完全认知的世界孕育了衆生万事万物。可到了《道德经》这一句就变成了“无名,天地之始”或者“无,名天地之始”,而其解释五花八门并且还层出不穷,总而言之一句话天地从哪裡来?从玄妙中来或者用“无名”来描述,或者叫做“无”,顺便把天地也神秘化了。醒醒吧这是神话!如果真有各种神秘的状态、体验或觉知,人要怎样进入这样的状态呢?怎样才能获得这种体验或觉知呢?神秘主义的逻辑就是你有这样的需要我就有相应的方法让你获得这些所谓的体验或觉知,因爲这无非是一些心理层面的感受罢了,幻觉而已对于实际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当然不能完全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下幻觉或心理暗示对人的心理情绪的积极影响,但正常情况下可以说内心越是恐惧越是有欲望就越是容易受其所影响,这可以说就是精神的鸦片嘛。于此各种“有爲法”就大行其道啦。总之你需要按照他交给你的方法去做你才能获得相应的感受。人的心理的运行当然也会有它的逻辑和规律,你按照他教你的去做还是有一定机率能体验到他向你描述的感受的。其实释迦牟尼在他死的哪一刻他真正的说了一句大实话:“一切有爲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是对其一生修行的总结“如梦幻泡影”。庄子的寓言“庄子梦蝶”也说的是这一回事。《老子》文本中有代表性的涉及到人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和影响的有四处,帛书甲本文本爲:对应通行本《道德经》德经第八章:“请靓可以爲天下正”;对应通行本《道德经》德经第二十章:“我好静而民自正”;对应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十六章:“至虚极也,守情表也”;对应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三十七章:“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幸运的是这四处帛书甲本都没有残缺,但却正好说明帛书本也并非是《老子》原本,而仍然是抄本,且这几处本应该用相同的一个字来描述人和外在世界的关係和状态,但这个字却分别依次爲:“靓”、“静”、“情”、“情”。事物合于周围的环境对于自身而言损耗肯定是最小的,再加上每个个体其自身本有的内在转化能力能够在周围的环境中自然呈现这就是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的成爲环境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环境,最终天地、衆生万物、人民都会因爲环境而改变。这是一个合于周围的环境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的过程,我认爲“靓”比较能表达这个意思,“靓”愿意爲展现精华部分、呈现最佳形象。这是自然辅益于周围的环境的过程,而其他两个字“静”和“情”都不能表达以上这个意思。通行本《道德经》这个关键字都是“静”,一般都解读爲“清静”,一个人清静无欲不作爲周围的环境就会自然改变了吗?显然不可能。一个人进入“虚静”的心理状态对其自身有一定影响这是会有的,但要通过此种状态就能自然影响到周围的环境甚至体悟到所谓的大道之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面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未知的世界,不神秘化生命、天地,接受衆生万事万物都从世界中来也必将回归于世界的事实,坦然的面对世界使自己能够和周围的环境和谐无争的的相处,并用自己的能力辅益于周围的环境。圣人首先是人,只是他的认知和行爲模型导致他能够更好的和周围的环境及衆生万事万物相处,在潜移默化之中他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成长和提高,他爲周围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而已。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也必须要从干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他告诉我们不要把圣人神圣化,每个人都需要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开始,而不要期望著成爲所谓的圣人。因此老子说:“绝圣弃知,民利百倍”。以下我会通过对比帛书本《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文字细节方面的差异来分享两者在对待圣人的态度这一方面的差异。帛书甲乙本《老子》对应通行本《道德经》第十章有:“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而对应的通行本《道德经》这一段爲:“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从文字上看两者好像没什麽特别大的差异,通行本比帛书本少了四个虚词而已。难道意思真的就如通行本而言:“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我觉得多了这四个虚词意思差别就大了。古代“门户”其实是有所特指的,代表一个人从事的行业,“不出于户”就是指不脱离自己从事的本行本业。而“以知天下”就是用自己的能力服务于天下而能使天下归心而能主持天下。而“以”就代表的这个过程。后面的“不规于牖,以知天道”也是类似的差异。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圣人不是全知的。通行本《道德经》第十一章有这样一句话:“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爲,无爲而无不爲”,其中的“无爲而无不爲”这可以说是对圣人一种终极境界的描述。通常的解读爲:“不妄爲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爲”。可惜帛书甲乙本这一句都缺失了,难得的是严遵本《德道经》这一句爲:“无爲而无以爲”。这才真实表达了圣人的状态:顺道而爲而不爲什麽目的或私得。《老子》的原文应该也是这样。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圣人也不可能是全能的。帛书甲本《老子》对应校对本德经第三十六章(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三十四章)有“不知不知,病矣”,而包括帛书乙本在内其他所有版本都爲“不知知,病”,这样从文本上来看就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如果解释爲“不知道而自以爲知道是虚妄的”是可以接受的。但和前面一句的“知不知,尚”如果是相同句式解释的话,上一句就变成了“知道却自认爲不知道是高尚的”,这样到底是一种“谦虚”还是“虚僞”?这样导致通行本后面“圣人不病”通常解释爲“圣人没有缺点”,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圣人怎麽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呢?圣人的认知模型没有毛病而已。而帛书甲本的“不知不知,病矣”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正是认知模型的问题。从以上的三点可以看出老子把圣人仍然是人的事实很坦然的表达了出来,圣人不是全知的,不是全能的,也不是完美的。这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断绝成爲圣人的想法,客观的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过好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人生。对于全知、全能、完美的形象在心中的构建,就是所有的神、仙、圣、佛等的来源。老子不需要信徒,老子真正希望的是每一个人自我觉悟,所以和大家分享他看待世界的视角和认知模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老子的苦心从各种不实的期盼中醒来,过好当下的人生。
有了积极乐观不迷信的态度,我们接下来分享老子对待事情的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每一个当下的片段所组成的。世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把当下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过好了我们的人生。不需要执著于所得,让所有的所得自然的在世界上流动,因爲过多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阻碍;我们不需要执著于结果,结果只是过程的自然呈现,觉悟初心,保持初心,活在当下;我们不需要执著于周全,因爲真正的周全来源于环境,我们只能是安定自己做好自己。帛书乙本《老子》对应通行本《道德经》德经第二十五章有“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此句帛书甲本有所残缺,难能可贵的是汉竹简本、严遵本和傅奕古本都基本一致,但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却爲“以求得,有罪以免邪!”真的是要去求“它”就能“得”吗?这样就算是有罪恶都可以得到庇护和宽恕?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变成了宗教神秘性的所谓祭拜忏悔求得所谓的赦免了。这是彻彻底底的迷信。再来看看帛书的《老子》原文,用你的所得去求“它”,罪过就没有了。“所得”就是你的原罪呀,你的所得来源于哪裡呀,来源于世界呀,只有又回馈给世界,世界才能流动才能和谐才能发展呀,你固执于自己的私得只能成爲世界发展的毒瘤呀!我们再来看帛书甲本《老子》对应通行本《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有“民之从事也,恆于其成事而败之”,帛书乙本和汉竹简本基本相同。但其他版本这一句基本类似爲:“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看起来差别很小,除“恆”是因爲避讳汉文帝刘恆而改爲“常”之外,就是“成事”变成了“几成”,细微的改变其意旨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个在说事情做成后的态度,一个在说爲了达成结果的态度。两种视角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视角开放,一种视角封闭。一种视角在说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要爲了结果,而另一种在说坚持,坚持才能获得结果。那获得了结果之后呢?所有努力就是爲了获得结果吗?这样还怎麽用平常心面对结果?我们继续来看帛书甲本《老子》对应校对本道经第二十三章(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二章)有“曲则金”,而其他版本包括帛书乙本这一句都爲“曲则全”。到底哪种说法是老子的原意呢?对比这一句的后面几句来看,“金”或“全”都应该是对衆生万事万物个体的描述,是“周全”吗?是“保全”吗?和整章的上下文能匹配得上吗?后面的一切是爲了“保全”自身吗?个体“周全”显然是不合适的,保持个体与外在环境的稳定和谐才是老子要表达的。通过以上的分享可以看出老子是真正的彻底的活在当下,不爲任何功利性的私得、结果、周全所动,这样才能如实的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这样才是真正的合于周围的环境。正是因爲老子的视角没有侷限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他才能真正的触达世界的真相。他不爲自我的所得,不爲当下的所得,不爲功利性适应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他著眼于全世界、全人类,两千年长吗?五千年长吗?在我们的眼裡也许很长,对于世界而言,对于人类的历史长河而言短得不足挂齿。真相是遮蔽不住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仍然在老子思想和精神世界的范畴之内,因爲真正的真相是超越于时间的,终有一天老子爲我们揭示的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但当下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所有的前人的智慧或经验都属于前人的,我们只有付诸行动在实际中运用才能真正对我们每一个人自身有用。以下我会从自身与外在环境的关係的角度来辨识老子留给我们的智慧,同时也会爲大家揭示几个读《老子》的误区。人不同于其他的衆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就是我们能够驾驭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开阔我们的视角,而不是受我们身体固有的狭隘视角所限成爲自我欲望的奴隶。只有觉悟了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真正的意义之后的行动才会对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有所裨益。当然每一个爲世界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尊重,但是真心的希望每一个辛勤付出的劳动者能够觉醒,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是在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是逆来顺受的全盘接受。首先老子不反智,思考作爲一种人内在的能力,是我们能推动人类文化和文明向前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需要的能够去驾驭自己能力和智慧,而不是让智慧成爲满足一己私利的工具。同样我们也不能因爲部分的人凭藉自己的智力爲了个体的私利伤害了整体大衆的利益而一味的强调智力的有害。帛书甲乙本《老子》对应通行本《道德经》德经第二十八章有:“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这儿的“知”是“掌控”的意思。全句意思爲:“人民难以被治理,是因爲领导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人民”。而通行本《道德经》包括汉竹简本《德道经》这一句的“知”都变成了“智”,通行本的原文变成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而通常的解释变成了:“人民难以被治理,是因爲他们使用了太多智巧心机”。这不是显然的愚民政策嘛?我们再来看帛书乙本《老子》对应校订本德经第三章(通行本《道德经》德经第四章)有“上士闻道,堇能行之”,帛书甲本这一句缺失,郭店楚简和汉竹简本《德道经》类同。通行本《道德经》这一句原文都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堇”爲“诚”,意指诚实的面对世界然后在此基础上的作爲。就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是清楚的知道有限的山是可以被看似渺小的每一个人通过一代代的努力而移除的,而不是一味的忙动勤劳。我们再来看通行本《道德经》道经第二章有“万物作焉而不辞”,道经第三十四章有“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以上两句在帛书甲乙本中都是没有的。这二句都是在说世界生养衆生万事万物或是对万物的要求都不会推辞,世界是这样的吗?是无条件的满足衆生万事万物的各种要求吗?显然不是这样,只有在合乎衆生万事万物的实际情况的时候世界才会对其要求给予满足,所以并不是无条件的满足衆生万事万物的要求。综上而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重要的首先是认识我们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能够明确我们自身的能力能干什麽不能干什麽,然后发挥我们的能力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做,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及服务于周围的环境,而不是一味的顺从和全盘的接受。
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老子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一个革命家,一个真正的乐天派。他反对保守化,反对神秘化,反对神圣化,反对功利化,反对愚昧化。他著眼于整个世界,他的思想超越于时代超越于历史,但却关爱著衆生万事万物关爱著我们每一个人。
老子虽然死了,但是他把他最宝贵的精神留给了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其精神的价值却可以是无限的。我们真正应该记住并传承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对他的盲目崇拜。《老子》全文五千多个字而已,但是经过千年的历史演变已经和他当时所说的已经相去甚远,这也是当下有如此多的人误解他的根本原因。我们当下最最重要的就是把他原本要传达的精神从上千年的历史迷雾中挖掘出来,这样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